逸动PLUS提供1.4T、1.6L两款发动机,试驾车型搭载了前者。这款蓝鲸NE 1.4T发动机集成了350bar高压直喷、外置高效水冷中冷、双涡管E-wastegate TC、可变排量机油泵等技术,最大功率116kW(158Ps)/5500rpm,峰值扭矩260Nm/1500-4000rpm,动力参数相当漂亮;传动方面匹配7挡湿式双离合变速箱,传动效率达到94.3%。
悬挂方面,逸动PLUS和老款车型一样,采用前麦弗逊式独立悬挂+后扭力梁式非独立悬挂,这样的配置在同级别是非常常见的,具体表现如何我们稍后便知。
与逸动蓝鲸版(搭载1.4T发动机的老款逸动)相比,逸动PLUS的油门调校更加沉稳,但稍稍催促油门仍能感受到一定的推背感。从账面数据来看,发动机在1500rpm便能输出峰值扭矩,实际上它的发力区间比较靠后。
有别于市面上一般的双离合变速箱,逸动PLUS选用的这台7挡湿式双离合变速箱换挡速度并不算快,在低速挡位间切换的动作较为柔缓。随着车速的提高,动力衔接会逐渐变得顺滑。
逸动PLUS提供标准、经济、运动三种驾驶模式,其中标准是老款车型没有配备的模式。切换到运动模式,能够感受到变速箱的升挡时机有所延迟,加速表现也会得到提升;经济模式的油门响应速度稍慢,但变速箱在低速状态下的换挡平顺性似乎更好一些;标准模式介于两者之间。
底盘较为扎实,有一定的质感。悬挂以舒适性为取向,行程较长,面对路面细小颠簸时可以轻松地化解。快速过弯或者高速经过匝道时,车辆的侧倾略微有些明显,不过总体在可以接受的范围内。
方向盘转向力度偏轻,更适合力量较小的人群。回正力矩的随速增益并不明显,在高速工况下如果能将转向力度调校得重一些会更合适。
逸动PLUS的NVH性能在同级别处于中上游水平,中低速行驶时,风噪、胎噪都能被很好地隔绝、吸收。若车辆处于加速状态或者车速达到120km/h,发动机噪音会比较明显,但也不会影响车内人员正常交谈。
试驾过程中,我特地体验了一下逸动PLUS的全速域(工作速度范围)自适应巡航,毕竟同级别能看到这项配置的机会不多。开启自适应巡航后,仪表盘中央会自动显示与前车的距离,非常直观。出于安全考虑,即使是调节到最近的跟车距离,它与前车的实际距离依然较大,容易被人“加塞”。
根据海外市场研究公司发布的数据,2025年4月,比亚迪在欧洲28个国家的纯电动汽车销量达到了7231辆,同比增长169%,而特斯拉的销量为7165 辆,同比下降了49%。这一微小却又意义重大的差距,终结了特斯拉长达十余年在欧洲纯电市场的统治地位。
各位听说了没,红旗也要造越野车了!今年上海车展,红旗发布了旗下首款硬派越野车,目前名字还没定。官方也只公布了一部分信息,包括非承载式车身、三把差速锁还有自研的矢量控制四电机。
皮耶罗法拉利,法拉利品牌创始人恩佐法拉利的儿子。为纪念他的生日,法拉利于5月22日推出了一款特别定制的绿色Purosangue。同一天,小米创始人、董事长、首席执行官雷军带着宝石绿配色的YU7亮相,其外观确实和法拉利Purosangue很相似。法拉利咱买不起,小米YU7努把劲还是够得到的。今儿来唠唠这款SUV三个版本咋选。
5月22日,小米YU7 正式发布,这款车被官方定位为 “豪华高性能 SUV”,中文命名为 “小米御7”,将于7月正式上市。从外观上看,小米YU7延续了小米SU7的设计语言,前脸封闭式造型搭配独特的银色车标,极具辨识度。前包围两侧三角形通风孔与同色装饰件相得益彰,大灯轮廓似曾相识,却又有创新,180度超广角照明加上镂空风道设计,不仅实用还很酷炫。车身侧面溜背式造型搭配电动内翻门把手,运动感十足,而高亮黑色材质覆盖的细节之处,又增添了几分精致。车尾部分,贯穿式对称C字形尾灯组搭配镂空式扰流板和 “小鸭尾” 造型后扰流板,时尚且富有层次感。
猛龙燃油版搭载2.0T发动机,匹配9DCT变速箱,最大功率175kW,最大扭矩385N·m。这套动力H6和二代大狗也在用,哈弗还拉着燃油版去参加环塔拉力赛,它的可靠性应该是不用担心。